智能赋能 链通全球: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入4.0时代

⏱ 2025-07-13 17:08 🔖 上海龙凤419 📢0

【首席记者 吴海峰 上海报道】2025年7月,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,较去年同期增长8.7%,创下历史同期新高。这一数据的背后,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入智能化4.0时代的生动注脚。

一、洋山四期: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的"中国方案"

站在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的观景平台,目之所及是忙碌作业的无人桥吊和自动导引车(AGV),却鲜见工人身影。"目前码头作业效率达到42自然箱/小时,比传统码头提升30%。"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介绍,通过5G+北斗导航系统,130台AGV可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。

更令人瞩目的是新投入使用的"智能塔台"系统。这套由上海交大研发的智能调度平台,能同时处理6万个集装箱的实时数据,使船舶平均待泊时间缩短至2.1小时。"相当于为每艘船节省约5万美元成本。"系统设计师王建军教授说。
上海龙凤论坛爱宝贝419
二、长三角协同:打造世界级港口群"超级大脑"

7月12日,长三角航运大数据中心在临港新片区揭牌。这个覆盖江浙沪皖26个主要港口的共享平台,已实现三大突破:
- 电子口岸单证互通率100%
- 集装箱调拨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
上海花千坊419 - 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覆盖率95%

"以前货轮转港要重复申报,现在一次录入全线通行。"中远海运集运总经理庄炜以"上海-宁波-太仓"航线为例,中转时间压缩了40%。据统计,今年上半年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总量比重升至41.3%。

三、绿色革命:航运减碳的"上海实践"

上海龙凤419 在外高桥港区,"长江口绿色航运走廊"项目引人注目。记者看到,靠泊的"新扬州"轮正通过岸电系统充电。上海海事局数据显示,目前全市岸电覆盖率已达78%,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。

更前沿的探索在滴水湖展开。全球首艘万吨级智能新能源散货船"风帆1号"正在进行最后调试。"采用风能辅助推进系统,预计可节省燃油15%。"研发单位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周明辉透露,该船型已获18艘订单。

【专家视角】
"上海正重新定义21世纪航运中心的标杆。"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指出,"其成功在于将硬件优势转化为标准输出能力,目前洋山模式已向海外7个港口输出。"

据悉,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》修订工作已启动,将首次纳入"数字航运""近零碳港口"等新要求。面朝太平洋的东方大港,正在智能化的浪潮中书写新的传奇。(完)